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
据水利部预测,今年6月至8月我国旱涝并重,极端事件多发频发重发。南北方都有多雨区,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今年3月24日,我国进入汛期,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偏早8天。入汛以来,我国江河汛情总体平稳
(资料图)
水利部全面落实全国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坚持“预”字当先、“实”字托底,全力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
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目标,抓早抓实抓细各项措施,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
文 | 火传鲁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贾雯静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趋多,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
据水利部预测,今年6月至8月我国旱涝并重,极端事件多发频发重发。南北方都有多雨区,可能发生较大洪水。长江上游嘉陵江和三峡区间、中游汉江和清江以及新疆大部等降雨偏少,湖北大部、湖南北部、重庆大部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夏旱。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表示,水旱灾害防御不仅关系防洪安全、供水安全,而且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面对严峻的防汛抗旱形势,水利部不断强化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
目前江河汛情总体平稳
《瞭望》:今年我国汛情旱情呈现怎样的特点?
刘伟平:今年3月24日,我国进入汛期,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偏早8天。入汛以来,我国江河汛情总体平稳,南方部分地区局地暴雨引发中小河流洪水,西南等地发生旱情。截至今年6月15日,汛情旱情主要呈现四方面特点。
一是降水量总体略偏少。全国面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3%,西北东部、华北西部南部、黄淮西部等地偏多5成至1倍,西南中部南部、华南西部、江南东北部、东北中部和西南部及新疆中部西部、甘肃西部等地偏少3~8成。
二是大江大河水位总体偏低。当前,松花江、辽河干流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0.60~2.43米,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偏低3.69~4.75米,黄河中下游干流水位偏低0.65~3.87米,珠江流域西江、北江、东江水位偏低3.81~7.93米。
三是超警河流数量偏少。强降雨造成全国95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其中6条中小河流发生超保洪水,3条中小河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
四是云南等地一度旱情严重。受降雨偏少、气温偏高等因素影响,西南等地出现旱情,高峰时云南省一度有451万亩作物受旱、54万人因旱饮水困难。由于近期连续出现降雨,云南旱情有所缓解。目前全国耕地受旱3031万亩,有19万人、57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旱情较常年同期总体明显偏轻。耕地受旱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以轻旱为主。
《瞭望》:今年以来,水利部采取了哪些措施防汛抗旱?
刘伟平:水利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国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坚持“预”字当先、“实”字托底,全力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
今年以来,水利部先后召开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水库安全度汛会议和山洪灾害防御等工作会议,全面部署重点工作;派出9个检查组分赴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工程检查水旱灾害防御准备工作;公布全国726座大型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举办水旱灾害风险管理与水资源刚性约束网上专题班;指导督促各地加快防洪工程设施水毁修复;组织修订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各类方案预案,全面做好各项防御准备。
入汛后,水利部迅即全面进入防汛值班状态,启动汛期工作机制。针对南方地区的暴雨洪水,密切监视雨水情变化,加强预测预报,滚动会商研判,以“一省一单”形式向预报降雨较大的地区发出通知,提醒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水库安全度汛、堤防巡查防守等工作,及时派出工作组赴江西等地现场指导暴雨洪水防范应对、水工程调度和险情处置等。指导各地水利部门科学调度骨干水工程,全国共调度运用653座(次)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94亿立方米,减淹城镇118个(次)、减淹耕地13.75万亩、避免转移3.14万人。
此外,会同中国气象局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33期,各级水利部门滚动更新洪水预报4.37万次,向防汛责任人和社会公众发布江河洪水预警245次、发送山洪灾害预警短信9016.1万条,为做好防御工作、及时转移避险提供支撑。
针对部分地区的旱情,水利部统筹供水、灌溉、航运、发电、生态等用水需求,精细调度长江上游水库群,今年以来向下游补水260亿立方米,保障沿江城市正常取水,为沿线灌区应对春灌用水高峰创造有利条件。
水旱灾害防御面临五大风险点
《瞭望》:今年我国水旱防御工作面临哪些风险点?
刘伟平:当前,水旱灾害防御方面存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大范围、长历时的强降雨过程可能引发大江大河流域性洪水,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重要基础设施正常运行;二是中小河流数量多,部分河流防洪标准偏低,遇局地强降雨可能导致堤防漫溢或决口;三是中小水库点多面广,部分存在病险,垮坝失事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损失;四是山洪灾害突发性强、防御难度大,是洪涝灾害中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种;五是持续高温少雨可能引发区域性严重干旱,造成城乡供水紧张、影响粮食安全。
《瞭望》:针对五大风险点,水利部如何重点加强防范?
刘伟平:水利部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目标,抓早抓实抓细各项措施,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
一是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加强水文监测,滚动预测预报。强化会商研判外,模拟预演水工程调度过程和洪水演进情况,为防御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河段防洪目标和洪水预演结果,迭代更新防汛预案,预置巡查人员、技术专家、抢险力量。
二是精准调度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坚持全流域一盘棋,精准调度运用以水库、河道及堤防、蓄滞洪区为主要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综合采取“拦、分、蓄、滞、排”等措施,发挥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减灾效益。针对每一次降雨过程和洪水演进过程,逐流域、逐区域、逐河段分析研判防汛风险隐患,锁定洪水威胁区域,合理确定流域骨干水工程的运用次序、时机和规模。
三是确保工程安全度汛。从责任落实、监测预警、工程调度、巡查防守、险情处置、转移避险等各个环节,全过程落实工程安全度汛措施。严格落实中小水库(包括淤地坝)防汛“三个责任人”,主汛期病险水库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避免垮坝失事。抓好南水北调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度汛。强化水利工程险情抢护,坚决做到抢早、抢小、抢住;完善专家派出工作机制,专业匹配、就近派遣、直达一线,提升抢险技术支撑能力。
四是全力防范山洪灾害。完善监测预警机制,优化山洪灾害监测站网布局,规范预警信息发布,畅通预警“最后一公里”,实现灾害预警信息到岗到户到人。推进山洪灾害动态预警指标应用,完善县乡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提高预案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强化人员转移避险,落实“叫应”机制,做到应转尽转、应转必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聚焦山沟河道聚居地、溪谷景点、桥梁上下游等高风险区,指导基层人民政府做好空间管控,预置值守人员、应急装备,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准备。
五是抓好抗旱保障供水。滚动跟踪雨情、水情、墒情、咸情、旱情变化,及时发布干旱预警,落实各项抗旱措施。构建当地、近地、远地“三道防线”,加强流域骨干水库统一调度,指导受旱地区管好库塘蓄水,发挥水源最大抗旱效益。动态排查群众因旱饮水困难问题,因地制宜采取应急调水、延伸管网、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统筹保障大牲畜饮水特别是规模化养殖产业用水需求。加强作物时令需水分析,及时调整灌溉用水计划。
不断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瞭望》:近年来,我国在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刘伟平:工程方面,大江大河基本形成以河道及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具备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实际发生的最大洪水能力。全国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8900亿立方米,通过综合采取“蓄、引、提、调”等措施,可确保城乡供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损失。
非工程方面,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显著提升,全国各类水情站点由2012年的7万多处增加到2022年的12.2万处,收齐全国站点信息由30分钟缩短到15分钟,南、北方主要河流洪水预报精准度分别提升到90%和70%以上,在有防治任务的2076个县建设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
在应对流域性洪水过程中,水利部门科学精细调度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成功防御了2021年黄河海河秋汛、2022年珠江大水等流域性或区域性洪水,有效防范了“烟花”等台风造成的大范围长历时暴雨洪水以及点多面广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与上一个十年相比,近十年我国年均因洪涝死亡失踪人数由1521人下降到529人,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由0.55%下降到0.27%,减轻了灾害损失,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应对区域性严重干旱过程中,完善调度方案和抗旱预案,统筹各方用水需求,精准实施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科学应对了2021~2022年度珠江流域罕见秋冬春连旱、2022年长江流域罕见干旱和咸潮入侵等严重干旱灾害。
《瞭望》:未来如何进一步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刘伟平:一是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以流域为单元,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增强洪水调蓄能力,提高河道泄洪能力,确保蓄滞洪区分蓄洪功能。强化山洪灾害防治,因地制宜推进山洪沟治理。加强城市防洪、重点涝区排涝和沿海防台防潮能力建设,补齐防洪短板弱项。
二是构建水旱灾害防御矩阵。构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贯通雨情、汛情、旱情、灾情“四情”防御,绷紧“降雨—产流—汇流—演进”“流域—干流—支流—断面”“总量—洪峰—过程—调度”“技术—料物—队伍—组织”四个链条,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水旱灾害防御矩阵。
三是加强水旱灾害防御管理。强化水旱灾害防御监测预报、预警发布、会商研判、调度指挥、技术支撑全链条职责,特别是工程安全度汛责任。全面开展水库、淤地坝、蓄滞洪区、南水北调等工程和山洪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白蚁等害堤动物防治,强化河道行洪空间管控。制定完善江河流域防御洪水和洪水调度方案、抗旱水量调度预案等,科学精准调度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强化流域统一调度。加强水旱灾害防治规划、技术标准的修编和组织实施。组织防洪预案演练,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科普教育。
四是提升现代科技支撑水平。建设数字孪生水利体系,推进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等流域防洪应用系统建设,加快实现大江大河重点防洪区域和抗旱“四预”功能。深化山洪孕灾、成灾机理研究,提高精准化预报预警技术水平。运用遥感技术手段紧盯堰塞湖、冰湖等发展变化,做好溃决洪水防御预案。加强干旱中长期预报研究和应用。精准判断作物种类,科学分析作物需水量,因时因地施策动态调整灌溉计划,充分发挥抗旱水源作用。强化河口咸情监测和咸潮上溯、枯水期径流演进等研究,有效支撑应对咸潮应急调度。■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粮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