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戏曲的您想必一定知道,北京藏着一个宝藏剧院!自1957年6月22日建院以来,北方昆曲剧院以弘扬北昆之豪放,取法南昆之绵长为特色,形成了豪放不乏细腻,传统兼具创新的独特艺术风格,汇集了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等一批杰出的昆曲表演艺术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回望过去,北方昆曲剧院一路走来经历了哪些高光时刻?面临逆境时,又是怎样得以涅槃重生?今晚21:00,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档案》为您倾情讲述!
北方昆曲剧院的前世今生
要从这些神秘的箱子说起!
元末明初,昆曲诞生于苏州昆山一带,至今已有600年历史。万历年间,昆曲进入北京,繁荣于宫廷。然而,从清乾隆末年开始,随着通俗易懂的地方声腔进京和清王朝的衰落,昆曲逐渐被冷落。那时,光绪皇帝的父亲,权倾朝野的醇亲王是个昆曲的超级发烧友。他曾命人做了崭新的戏箱,赐给王府戏班的两位班主,让他们带回老家,坚持把戏唱下去。
就是这样,效力于宫廷、王府的顶级昆曲大师们把一身本领带入了河北民间,并在这里沉淀、淬炼。1911年,当年从醇亲王府来到河北的戏箱,兜兜转转传到了高阳县几位昆弋名家的手里。他们用这套戏箱成立了一家新戏班,北方昆曲剧院的前身——昆曲史上赫赫有名的“荣庆社”诞生了。1917年,河北突发大水,为了生存,荣庆社浩浩荡荡闯进了京城。他们的演出能否征服京城百姓的耳朵?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演进,北方昆曲剧院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昆曲遭遇史上最低潮时刻
顶级大咖加经典剧目却无人问津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文艺事业再次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1979年4月,北方昆曲剧院正式恢复建制。在80年代初,洪雪飞、侯少奎、蔡瑶铣、周万江等挑起了剧院的大梁,很多年轻人的加入也为北昆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根据一段1982年的珍贵录像,北昆元老侯玉山90岁高龄依然亲自教学,一丝不苟!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艺术家,北昆的精神得以代代传承。
然而,巨大的危机也在逼近,日新月异的流行文化让人很难静下心来欣赏昆曲。90年代初的一天,北方昆曲剧院的当家大武生侯少奎正演出他的拿手好戏《单刀会》。台上三四十人拼尽全力,台下却仅有8、9个观众捧场。于是,剧院的工作人员只好扮演观众,在台下也演了一出“戏”。而到了90年代中期,全国的昆曲院团大约只剩下800人,被戏称为“800壮士”。在昆曲最为低潮的时刻,北方昆曲剧院如何在困境中努力求生?
当600年昆曲遇上300年《红楼梦》
它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2001年,昆曲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后,北方昆曲剧院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09年,梅花奖得主杨凤一当选北方昆曲剧院新一任院长,开启了排演《红楼梦》的大计划。原来,《红楼梦》所描写的时代正是昆曲的鼎盛时期,小说中就有很多演唱昆曲的描述。昆曲却从没有全景式地展现过这一宏篇巨著,实在令人遗憾!
这版用昆曲演绎的《红楼梦》相当特别!首先,杨凤一大胆启用年轻人做主演,不再论资排辈。其次,她还提出了“大昆曲”理念,打破南、北方昆曲的门户之见。此外,《红楼梦》用昆曲韵律全新创编“昆歌”,在舞美设计上也突破传统,融入大量现代元素。这部作品也因此实现了11个戏曲大奖的全满贯,成为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创作!如今的北方昆曲剧院,为了经典剧目的传承与创新,又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今晚21:00,敬请关注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档案》,带您了解北方昆曲剧院的前世今生!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粮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